材料学院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人才培养

材料与环境学院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方案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本科 学制4年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广西,服务于国家产业升级,培养具备健全人格、社会责任感、全球化意识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掌握金属材料基础知识、材料加工成型知识,具备金属力学性能和使用性能的基本知识,拥有应用金属材料的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够在航空航天、核电装备、汽车船舶、工程机械、电子通信、钢铁冶金、有色金属等行业,在金属智能成型、金属零部件生产、金属材料表面防护等领域从事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环境工程专业:本科 学制4年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广西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聚焦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矿产与冶金行业等环境污染问题和环保人才需求,服务西南,面向全国,辐射东盟,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团队精神、工程伦理、科技创新意识、绿色发展理念和国际视野,具备水、气、固体废物和物理性污染等污染防治实践能力,能够从事污染防治、资源化利用、环境规划、环境工程设计与运行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以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本科 学制4年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广西、面向全国,培养具有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面向社会和经济建设第一线,围绕“工业 4.0”及“中国制造 2025”制造强国发展战略,培养具有智能制造等产业急需的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将人工智能的前沿技术与自动化制造深入融合,培养具有数学、自然科学基础、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人工智能、管理、人文社科等相关学科知识以及国际视野,具备发现、分析、解决智能制造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身心健康并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社会责任感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够在企事业单位从事智能制造相关产品及系统的研发、管理和服务,胜任智能装备与产线设计开发应用、智能生产管控与产线运维、智能制造技术运用与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本科 学制4年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广西、面向全国,培养具有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以服务新能源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型材料为导向,以化学、物理、材料、电子等多学科为基础,以发展新能源材料及研究与开发新一代高性能绿色能源器件作为专业特色。本专业培养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具有国际视野,掌握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研究方法和现代工具,具备人文、法律、环境、沟通、职业修养和管理学科基础,具有解决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相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在新能源材料、器件等相关领域从事研究、开发、制造、管理市场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