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梓学
介绍信息
苏梓学,广西民族大学材料与环境学院专任教师,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
邮箱:susuzx@sina.com
教育经历
2006-2009 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 化学系 固态化学 博士
2003-2006 浙江大学 物理系 凝聚态物理 硕士
1999-2003 浙江大学 物理系 物理学 本科
工作经历
先后在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化学系与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从事多孔金属氧化物的生长机理,微结构表征与形貌调控研究。2014至2017年在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四维电镜创始人,美国加州理工学院Ahmed Zewail教授的实验室利用四维透射电镜研究飞秒尺度内脉冲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催化剂纳米颗粒活性中心电子转移与化学价键变化等。回国后任职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开展金属氧化物多级介晶结构与复合材料的生长机理,可控制备,有机污染物催化降解,以及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2024年任职广西民族大学材料与环境学院教授,从事催化与能源纳米材料的结构设计与性能研究。
研究方向
1.功能纳米材料尤其是过渡金属氧化物基纳米结构的设计与可控制备及其在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与金属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等方面的应用。
2.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通过原子级分辨成像,选区电子衍射与电子能量损失谱测量等手段研究纳米材料微观晶体及电子结构与应用性能的内在关系。
科研项目
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
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人才专项
学术成果
一、发表SCI论文
主要从事纳米材料生长机理与可控制备,微结构表征及其在催化与能源方面的应用研究,在包括美国化学会志,先进材料,美国科学院院刊等国际主流SCI收录期刊上发表SCI论文40余篇,他引2000余次,h因子25.
1,Z. X. Su, J. S. Baskin, W. Z. Zhou, J. M. Thomas and A. H. Zewail, “Ultrafast Elemental and Oxidation-State Mapping of Hematite by 4D Electron Microscopy”, J. Am. Chem. Soc., (2017), 139, 4916-4922.
2,B. –K. Yoo# , Z. X. Su# , J. M. Thomas and A. H. Zewail, “On the dynamical nature of the active center in a single-site photocatalyst visualized by 4D ultrafast electron microscopy”, PNAS, (2016), 113, 503-508.
3,Z. X. Su, M. Bühl and W. Z. Zhou, “Dissociation of water during formation of anodic aluminium oxide”, J. Am. Chem. Soc., (2009), 131, 8697-8702.
4,Z. X. Su and W. Z. Zhou, “Formation mechanism of porous anodic aluminium and titanium oxides”, Adv. Mater., (2008), 20, 3663-3667.
5,H. Li and Z. X. Su, “Electric field driven fast fabrication of 3D ordered Nano-micro hierarchical ammonium oxofluorotitanates towards mesocrystalline anatase TiO2”, J. Colloid Interface Sci., (2022), 617, 267-273.
奖励与荣誉
2011年获得英国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苏格兰区化学相关学科最佳博士论文奖
上一条:张新疆
下一条:龙先军 |